针尖样瞳孔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针尖样瞳孔,即瞳孔显著缩小,直径小于1毫米,预示着严重的疾病和不良预后。其最常见的原因是脑干病变,例如脑干出血、脑室出血、脑干梗塞(尤其脑桥梗塞)等,这些病变会压迫脑干。
此外,服用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物(如安定)过量中毒,或其他药物中毒(例如咖啡因、阿片类、巴比妥类药物中毒)都可能导致针尖样瞳孔。霍纳综合征也是一个常见病因,患者表现为患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和眼裂变小。

从神经机制来看,瞳孔大小由动眼神经副交感纤维和颈交感神经节交感神经纤维共同调节。副交感纤维使瞳孔缩小,交感纤维使瞳孔放大。脑桥出血可引起双侧针尖样瞳孔。
值得注意的是,昏迷患者和梅毒患者也可能出现针尖样瞳孔。急性颅内高压,例如脑外伤或化脓性脑膜炎,也会导致瞳孔变化,例如双眼瞳孔缩小至1毫米以下,这与颅内高压刺激动眼神经和瞳孔收缩核有关,弥漫性轴索损伤初期和桥脑出血也可见此现象。正常瞳孔直径为2.5-4毫米,低于1毫米则为针尖样缩小,这可能是霍纳综合征(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征兆。 总之,出现针尖样瞳孔应高度重视,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关键词瞳孔